现在还是有很多的同学不是很想读卫校,其中的原因可能就是觉得自己学习医学的专业比较吃力而且辛苦,自己也不愿意去努力克服,所以毕业之后也是不想读卫校的,那么卫校主要是培养我们医院里面的医学人才的,毕业之后的工作也是在医院里面工作,非常的稳定,就业前景也是非常的不错的,如果曾经有意向读卫校的同学可以尝试一下。
读卫校对于我们来都有哪些好处?
稀缺行业:目前卫校主要有护理、康复治疗技术、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有些专业已经被纳入紧缺人才行列,目前我国仍然是医护比例失调,而且随着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保健方面的需求会大大增加。
工资较高:卫校学生毕业以后可以到医院从事护理工作,也可以到药店担任药剂师,还可以做私人家庭护理师或者育婴师等,而且工资也是比较高的。
工资待遇方面,很多人认为,医学类的人才除了医生的工资待遇客观以外,护士的工资待遇不好,然而,小编认为,护士工资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差,医院单位的工资划分为基础工资和奖金,护士的基础工资确实不高,不过年底的奖金也是非常可观的,再加上五险一金,平均一个月下来大概5、6千,也算是一种比较好的水平了。
技术性强:卫校出来如果从事医疗或者护理相关工作的话,干得越长,技术性越强,服务水平约好,工资待遇各方面也越高,基本上不会失业。
护理历史由来
护理的概念是随着护理科学的不断变化而发展的,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解释:
1859年,南丁格尔认为护理担负着保护人们健康的职责以及护理患者使其处于最佳状态。1957年,库鲁特认为护理是对患者加以保护和教导,以满足患者不能自我照料的基本需要,使患者舒适是其重要的一点。1959年美国护理专家韩森认为护士独特的职责是帮助患者与健康人保持或恢复健康。1970年,罗格认为护理是协助人们达到其最佳的健康潜能状态。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人,只要是有人的场所,就食护理服务。
1973年,国际护士对护理的定义是:护理是帮助健康人或患病的人保持或恢复健康(或平静地死去)。
1973年,美国护士协会对护理的定义是:护理实践是直接服务并适应个人、家庭、社会在健康或者疾病时的需耍。
1978年,费金认为护列的定义包括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照料在严重患病期间的人,帮助其康复。
2004年,香港理工大学和中华护理学会关于“护理是什么”的研究结果认为护理是情、理、知、行的组合,即由“情”反映出来的关顾意识,“理”的伦理意识,“知”的知识意识和“行”的实践意识,可以概括为:“了解个人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对所出现的健康问题进行辩证、准确施护,帮助个人掌握健康知识,从自身状况出发,防治疾病,增强对疾病的应对及适应能力,达到身心最佳状态”。
小编总结
医院里面对于人才的选择也是非常的看重学生们的实际动手能力,所以同学们要在学校把专业知识都学习到位,那么将来才能够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如果不去努力和付出,那么就不会有收获和积累,什么东西都是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如果想要在毕业之后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在现在就应该在学习上面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