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概况
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
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33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
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
为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国家航运事业发展,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2008年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临港新城。
2009年学校举行百年校庆系列活动。
上海海事大学教学建设
学校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工程),1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45个本科专业,12个高职专业。
拥有9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
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17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
设有水上训练中心,拥有万吨级集装箱教学实习船“育锋”轮,新造世界最大4.8万吨散货教学实习船“育明”轮。
在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2006年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
2013年,年度科技总经费达到3.0亿元,获一批国家级科研项目及部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上海海事大学办学规模
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现设有商船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物流工程学院(设中荷机电工程学院)、法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文理学院(设徐悲鸿艺术学院)、科学研究院等二级办学部门。
在20000余名全日制学生中,有本科生近17000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3000余人。
在1000余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4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约50%。
学校致力于培养国家航运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已向全国港航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输送了大量毕业生,被誉为“高级航运人才的摇篮”。
上海海事大学对外合作交流
学校与境外50余所姐妹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教师交流、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学生交换等。与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挪威船级社等国际知名航运组织/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
自2010年起开设“国际班”,邀请美国、韩国、波兰、俄罗斯、德国等国家航海院校的学生来校学习“航海技术”、“航运管理”等专业。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本科教育项目,并开始在非洲招生,这是上海市地方高校第一个颁发中国高校本科文凭的海外办学项目。2012年,学校获教育部批准正式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