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博尔职教网

客服
 
学校名称:北京化工大学
所在地区:北京
成立时间:1958
学校官网:www.buct.edu.cn
院校类别: 北京本科学校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
择校咨询

 北京化工大学简介

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我校段雪教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我校David教授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考察志愿者服务工作时亲切慰问我校城市志愿者代表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在中央书记、中纪委副书记何勇、教育部袁贵仁部长陪同下回母校视察工作。

学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经济、管理、文法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高职和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完整结构的培养体系。

北京化工大学学院设立及相关专业

学校设有化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2个学院。

学校的学科专业已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医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涉及21个一级学科。

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工程硕士3种专业学位授予权,10个工程硕士领域和49个本科专业。7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

北京化工大学学院建设

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技术基础研究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与外国专家局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此外,还建有25个校级研究所和20个校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图书馆中外文书刊总藏量达161.7万册,电子图书藏量8732GB,并引进40余种国内外数据库,已成为以化学、化工、材料为特色的综合性馆藏文献库。

北京化工大学发展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将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面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

学校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评价和培养机制,紧盯前沿学科,抓住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学科领域或交叉学科,以前瞻性和针对性的决策,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杰出人才,尤为着力引入具有拓展新学科能力、并能组织带队协同攻关的领军人才。富有创新性的人才引进机制,带动学科全面发展。

学校注重德才双馨的师资培育,努力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坚持“师德”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度,将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通过系统的机制创新,使师资队伍在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保证上,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目前,学校已初步形成一支以著名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学者为骨干、学科覆盖面广、政治业务素质高、年龄和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群体效益明显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北京化工大学科研成果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强化科研与教学一体化战略改革,实现“两个中心”改革目标,使学校既成为教育教学中心,又成为科学研究中心。

科研力量的增强,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科研成果的市场转换,使学校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规模以及学校知名度迅速提升,为学校争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品牌强校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学校重点学科的科学研究已经独具特 色,形成优势。化学工程、高分子材料和成型加工、化学、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化工过程机械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其研究基础,成为我国重要的科研基地之一。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与应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国防新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全监控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研机构,为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启迪创新思维、发挥潜力、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科学实践条件平台。

与中关村共建北京化工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2008年再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北京化工大学取得成就

学校的科研工作生机勃勃、成果累累。前面提到的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基地,为学校科技工作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优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实践平台。2010-2012年,每年在研的科技项目均在1500项左右;申请发明专利共1358项,授权667项;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在全国高校排名稳定在40位左右。

2001-2012年获得的国家发明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22项,均为第一(或唯一)完成单位或第一获奖人。以教师人均计,学校的科技经费、SCI收录论文数、发明专利和获国家科技奖数量均名列全国高校前列。

根据国家有关方面的统计资料显示,五年来学校科技经费、SCIE论文、发明专利在全国高校排名居30位左右,获国家三大奖(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在全国高校排名居10位左右。按人均计算,上述各项指标都位列全国高校前茅。

 北京化工大学国际合作

学校注重实施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开放办学视野,增大强校魄力,确立并落实高素质强竞争力富有实践创新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积极开展国际学术及文化教育交流,创建国际合作平台,探索多种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学校先后与英、美、法、德、澳、韩、日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大学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

Dupont公司、DOW公司、BASF公司、BAYER公司、Rhone-Poulenc公司等10余家公司向学校学生提供奖学金。

学校每年聘请十余名长期外籍教师来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促进了学校科研、教学及学科建设的发展,为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已先后有3名长期外国专家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学校英籍无机化学专家戴伟(DavidG.Evans)教授荣获了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此奖项是表彰外国专家对我国科技贡献的最高奖项。

学校“插层结构分子材料的组装化学创新引智基地”和“先进炭材料和特种高分子创新引智基地”两个项目分别于2007年、2008年入选教育部、国家外专局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从而加大了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在学校汇聚一批世界一流人才,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学校不仅与国外知名高等学府共同合作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而且也先后与美国杜邦、德国巴斯夫、拜尔等国际知名企业开展科技合作,联合建立实验室。

2004年学校段雪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进入了欧盟第六框架计划,获得国际合作科研活动经费1600万元。高金吉院士与美国RTD公司联合在学校建设北京化工大学-美国RTD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研究开发嵌入式系统及其在监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这是该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唯一嵌入式系统实验室和培训中心。

学校多次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

自2002年以来,已举办过“国际干燥技术大会”、“国际膜蒸馏技术研讨会”、“第11届亚洲生物技术青年科学家研讨会”、“亚洲先进材料国际会议”、“生物炼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第三届世界工程资产管理及智能维修学术会议”等大型研讨会,提升了北京化工大学的国际学术交流水平。

近年来,学校积极利用国际合作服务于学校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国际竞争能力,提高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创新能力。

学校自1993年开设的由美籍教师讲授的国际商务课程(IBC项目),至今已培养近700名学生,极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就业竞争力;学校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著名高校开展了本硕博联合培养项目;此外,学校每年选派学生作为交换生前往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地进行学习。

2008年开始,学校开展了海外实习计划,每年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外带薪实习,为学生在国际知名企业的实习和就业提供机会。2004年至2008年,已有150余名学生通过学校项目实现了出国留学梦想。

北京化工大学人才培养

学校可招收从语言生到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的多层次的留学生。每年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250余人,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高级进修生以及汉语语言留学生,进一步深化了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氛围。

从学校结业的汉语留学生以及毕业的学历留学生已达3000余人次,遍布世界各国,来自亚洲、欧洲、美洲、澳洲以及非洲等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1年学校获得了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招生资格,2006年获得了北京市留学生奖学金项目。此外,还有许多外国政府奖学金项目。留学生规模和层次的不断提高,推进了学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北京化工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

伊瓦尔·贾埃弗做学术报告英国Strathclyde大学2+2项目我校聘诺贝尔奖获得者

哈罗德·克罗托为名誉教授我校与Strathclyde大学签署合作协议签订校际协议我校交换学生做客芬兰人家

学校动态
Copyright © 2015-2023 www.bangboer.com.cn